關渡自然公園的鳥類和生物多樣性1
#生態
關渡自然公園的鳥類和生物多樣性1-動物相
日期:2022/04/09 地點:台灣,台北,關渡自然公園 作者:Tony
#部分照片由於經由望遠鏡且隔著教育中心的玻璃拍攝,所以照片可能模糊不清悉,敬請見諒!
關渡自然公園是一個臺北市的自然公園,在民國90年前,這裡還只是堆積著廢棄物的垃圾山。後來在清除垃圾,重新整修,讓生物自由的繁衍成長,附近的水磨坑溪溼地和舊貴子坑濕地才重現生機。公園以濕地復育為主軸,時常有很多候鳥飛來度冬,製造了生物多樣性,後來才開發成可以賞鳥、觀察生物,放鬆享受自然的生態公園。
關渡自然公園大門
公園裡的自然中心介紹非常多濕地和各式生物的知識,二樓還設有高倍率望遠鏡的賞鳥區,可以觀賞令人驚嘆的溼地生態。
濕地
溼地是自然生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,主要有兩個功能,第一是可以淨化水質,水邊植物可以吸收水分,轉換成為自己的養分,幫助淨化水質,第二是提供生物良好的居住環境,魚蝦吃水中的浮游生物,鳥類螃蟹等吃魚蝦,昆蟲吃腐化的屍體、植物,促進整個生態鏈的循環。
八隻溼地中的高蹺鴴以及自己站立在木板上的高蹺鴴
溼地中的各種生物: 高蹺鴴與龜一起在木板上曬太陽 中白鷺在蘆葦旁的影子下休息
高蹺鴴是長腳鷸科的鳥類,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有著黑色翅膀、嘴喙,還有白的身體,以及紅色的細長腳,是台灣常見的冬候鳥之一。澤龜則是生活在水域中的龜類,可以游泳,但是需要呼吸空氣,而且因為是冷血動物,需要經常曬太陽才能保持體溫。
中白鷺是一種鳥類,和小白鷺不同,體型較大,而且嘴喙是黃色的,脖子細長且彎曲,在台灣是冬候鳥,冬季時嘴喙尖端是黑色的。
自然公園位在東亞候鳥遷徙路線上,濕地有非常多候鳥和留鳥會在此停留,所以高倍率望遠鏡和相機可以捕捉到非常多精彩的鳥類畫面。例如非常有名的黑面琵鷺,是從韓國飛來台灣度冬的大型候鳥。
黑面琵鷺最大的特徵就是嘴喙扁平,看起來像是湯匙的形狀。
與黑面琵鷺很相似的鳥類叫做白琵鷺,外觀與行為幾乎與黑面琵鷺一模一樣,但是眼睛周圍的羽毛是白色的,而黑面琵鷺是黑色的。
黑面琵鷺面部與嘴喙黑琵(黑面琵鷺)的繁殖期為5月~7月,期間可以看到頭頂和胸部長出金黃色的繁殖羽。黑琵的覓食方式是運用扁平的嘴喙在水中左右掃蕩,如果有碰到魚,就會立刻把魚夾起來,吃下肚,是很有效率的覓食方式。
另一種常常出沒在關渡自然公園濕地的鳥類是埃及聖䴉,群體行動,只要觀察到一隻飛行在前頭,後面密密麻麻,整齊劃一的鳥群也會接踵而來。牠們體型很龐大,展翅超過一公尺,最大的特徵是彎曲的嘴喙與全黑的頭部和脖子,是近年來從非洲引入台灣而大量繁殖的朱鷺,是讓人頭痛的有害外來種。圖片中成群的埃及聖䴉當時正站在水中拍打、揮動翅膀清洗羽毛,休息。
群聚的埃及聖䴉在水中清洗羽毛、覓食
關渡自然公園因為豐富的植被而孕育出這樣豐富的動物相,下集就讓我們來討論關渡自然公園的植物相吧!
展翅高飛的黑面琵鷺與棲息在濕地中各式各樣的鳥類大合照: